CopyRight © 版权所有:深圳威特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4015572号
企业微信公众号
深圳威特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086) 400-018-6991
电 话: (+086) 0755-8926 0879
传 真:(+086)0755-8926 0979
邮 箱: victorsz@vip.126.com
地 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六联社区长山工业区168号
企业官网手机端
公司名称:威特尔机器人(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电 话: (+60)4-331 1357
传 真: (+60)4-332 1377
邮 箱: victorsz@vip.126.com
地 址: Add:58,Gf,Jalan Raja Uda,Pusat perniagaan,
Raja Uda 12300 Butterworth.
应用场景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威特尔智能工业机器人】-为你解读
抓住机器人产业
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我国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未来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4万台,同比增长8%。2006-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约为14%。2014年亚洲销量约占2/3,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75%左右。近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见图1所示。2014年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4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11.5%;销售额达到37.7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3%。2014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70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28%;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
2006-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达到6.6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4,同比增长16%,约是2012年的3倍,保有量增长至25.6万台。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机器人产业园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有沈阳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哈博实、哈工大机器人、新时达、埃斯顿等;服务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康力优蓝、纳恩博、风行天下、优比选等。《白皮书》选取了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等典型机器人产业园,对其发展战略、规划思路、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模式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归纳。
抓住机器人产业
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我国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未来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4万台,同比增长8%。2006-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约为14%。2014年亚洲销量约占2/3,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75%左右。近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见图1所示。2014年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4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11.5%;销售额达到37.7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3%。2014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70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28%;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
2006-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达到6.6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4,同比增长16%,约是2012年的3倍,保有量增长至25.6万台。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机器人产业园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有沈阳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哈博实、哈工大机器人、新时达、埃斯顿等;服务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康力优蓝、纳恩博、风行天下、优比选等。《白皮书》选取了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等典型机器人产业园,对其发展战略、规划思路、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模式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归纳。
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早,实力雄厚,发展水平较高,四大家族、国内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于此都有所分布。珠三角地区控制系统占有优势,广州数控是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年产销数控系统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1/2份额;此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珠三角地区市场应用空间大。环渤海地区以北京、哈尔滨、沈阳为代表,科研实力较强,研究机构众多;国内代表企业有沈阳新松、哈工大机器人、哈博实等,均属于行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明显。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不甘人后,近年来借助外部科技资源,发展势头强劲,行业龙头企业埃夫特从无到有再变强,骨干企业也快速发展;研究机构偏少,本地科研资源稍显不足。
我国工业机器人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机器人未来需求潜力巨大
中国现阶段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似,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全球制造业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由5年前的50台增加到66台,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台,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5年前的11台增加到36台,我国机器人密度较低但增速较快,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将继续保持井喷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80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达150台以上。
我国从2012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由13.3%增加到16%,这将使我国养老服务面临极大挑战。此外,我国也是地震、洪涝等灾害多发国家。这些因素将使得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预计2016年,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将面临较为复杂的发展形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鉴于2015年数据,预计同比增长20%左右,低于《白皮书》预计的30%增速。应用领域和区域也将不断扩展。随着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工程、安全生产(无)人化专项工程和新的应用示范政策的不断落实,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有望延伸到劳动强度大的纺织、物流行业,危险程度高的国防军工、民爆行业,对产品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的陶瓷、制砖等行业。随着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加快落实,中、西部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也将不断增长,长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制造业集中区域也将会更多地使用工业机器人。
2012-2015年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前五位国家情况
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军服务机器人领域
近年来,国内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机器人行业,相对于工业机器人,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更加青睐于投资服务机器人领域。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联合富士康投资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推进其全球首个具有感情的机器人产品“Pepper”启动量产。2015年6月,国内平衡车厂商纳恩博获得了小米科技、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华山资本8000万美元的投资,并成功收购了平衡车鼻祖——赛格威Segway,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业领导品牌。2015年12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入股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有力促进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认清我国机器人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是主要的机器人销售国而不是生产国
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产销国,其保有量和年度新增量都位居全球前列。2014年,日本、韩国、德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2.9万台、2.1万台、2万台,三国市场之和占全球的30.9%,相比2013年的36.3%有所下降。日本机器人制造商国际竞争力强,在全球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家族中独占两席。2013年日本、韩国、德国机器人保有量分别为30.4万台、15.6万台、16.8万台。韩国、日本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列居前两位,2013年,韩国每万名工人工业机器人拥有量为437台,日本为323台。相比之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的销售国而不是生产国,2015年我国机器人的新增量为6.6万台,其中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万台,首次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
发达国家战略部署情况
发达国家纷纷对机器人产业进行战略布局
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美国在系统集成、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等方面存在优势。欧盟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机器人生产、应用、主要零部件供给和研究等各方面在全球优势明显。韩国机器人产业虽起步较晚,但依托汽车、电子等行业,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机器人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一步发展,纷纷进行战略部署。
中、美、欧、日机器人技术水平对比
威特尔(工业机器人)——致力打造国内“工业 4.0 自动化”及“智慧工厂”一条龙服务!主营:注塑机专用机械手、CNC机械手、五金冲床机械手、喷油专用机械手、焊接机械手、装配机械手以及订做非标自动化机械设备等!寻找全球合作企业及创业合作伙伴!财富热线/微信:18664587071黄百万
更多该行业资讯请关注下方“二维码”